Search

當我們凝視遠方,代表那邊也正回望著我們。

這是一句簡單的話,但清境農場用一種非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當我們凝視遠方,代表那邊也正回望著我們。

這是一句簡單的話,但清境農場用一種非常直白的方式,赤裸裸地將這句話變成真實,刺進每個行走在能安與奇萊稜線上的人們眼中。

我們可能或多或少,都曾在清境的某處咖啡座上,欣賞著對山美麗的一片翠綠,讚嘆台灣高山的宏偉神奇。尤其對不登山的人們而言,「被翠綠群山環抱的清境很美」,或許就是一輩子的印象了。

然而,一旦你有機會站上環抱清境農場的眾山,回身看向自己曾經坐過的那個位置,那既有的美好,或許會有大半煙消雲散——松林稜線後方,是那片早在日本時代前就開始開發的大緩坡,有著牲口咀嚼過的草地、有著化為像素的各色建築、有著與地景極端不協調的白色大蛇,從山坡的一端爬向另一端,那所謂的「天空步道」。

我們當然可以毫不在乎的,不去想我們「享受自然」的前提,是「犧牲自然」:是把森林除盡、毫無章法的蓋上無法融入景觀,而且與在地毫無連結的各種建築、取一些來自歐洲、美國的名字假裝我們在「國外」;然後,住在裡面享受舒適美觀的設施,讚嘆著對山那片「原始的自然」,是多麽讓人身心舒暢、多麽美麗。

我們也可以很自虐的,放棄一切人造的硬體,只帶上少許生活所需,到那一片經年被人們讚嘆的「原始的自然」之中,感受來自土地的脈動,和島嶼的呼吸。然後,看著曾經同樣美麗的地方,變成了今天混雜了鋼鐵與水泥的樣子。

用心痛,襯托出我們正置身的美好,有多麽的珍貴、值得我們守護,值得我們用最慢的腳步、最小的幅度,添上任何的人造建築。不是不能開發,也不是不能蓋房子,而是我們要想,怎麼樣的建設,是最適合這片土地的?

在那裡,我們不用假裝我們在「國外」。因為我們終於可以切身體會到,我們所在的,就是最美的地方,有著無論哪個國家都無法複製的名字與故事。

#能安的400mm記憶・清境的白色大蛇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地平線上三公里,雪羊視界。 從不同的角度,看見台灣,看見世界。
View all posts